學習心得交流平台
培訓課程二個月的時間,相信各位學員獲益良多,
想必有許多感想及心得願意和大家分享,藉由這個平台
讓我們在教學相長中,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學習心得交流平台
培訓課程二個月的時間,相信各位學員獲益良多,
想必有許多感想及心得願意和大家分享,藉由這個平台
讓我們在教學相長中,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在搜尋全文孝( I BI )老師及谷自勇老師的過程中,發現這三個很棒的連結,
將布農族文化、雙龍部落的美麗環境呈現在大家眼前,
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會員主要是以20%泰雅族、80%布農族所組成,
921時,協會執行秘書王金鑾老師和理事長平玉雲(布農族)相遇相識相知,
因為有緣,結識了一群樂天知命的可愛原住民,
97年成立的鵗力灣協會是為了替原住民盡一份心力,
以永續為理念,致力保存台灣珍貴的原住民文化,
在此以感恩的心向大家推薦介紹雙龍部落的相關連結:
[魔幻的旅行 尋找幸福的藍眼睛]部落格 作家:克里斯。李
雙龍部落˙星空下的八部合音
http://blog.udn.com/chris1102/3133084
尋找布農族的畫曆密碼
http://blog.udn.com/chris1102/3136141
地圖日記 作家:快樂雲
站在高崗上眺望「雙龍部落」
觀光暨休閒產業從業人員培訓班
開始招生囉~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
培訓單位: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
訓練地點: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雙龍活動中心
訓練期間: 99 年 6 月 1 日~99年7月28日( 240 hrs)
培訓對象:
1.具原住民身分失業者,男、女不拘,
2.年滿15歲以上至年滿65歲之間,有工作能力而自願就業者。
3. 參訓須以結訓後直接就業為目標,無升學計畫者;無就業意願或有升學計畫者不錄訓。
4.如未能招足額,得開放30%名額給予一般失業民眾參訓。
報名電話:04-23144618
報名傳真:04-23144618
連絡人:陳珈蓉 、 林俞辰
e-mail:jilwan.wang@msa.hinet.net / sisily.npo@gmail.com
搜尋原住民相關活動時,發現這個網路票選活動,
以下為活動相關訊息:
http://www.taoyuan10gift.com/news.php
主辦單位將會為前五名的參賽作品量身訂做精美的包裝,
預計6月26/27日兩天於慈湖停車場舉辦成果展,
屆時希望大家踴躍參與喔!
活動時間流程
前十名作品一覽表
榮獲第一名的作品
泰雅織布背心組合包--莎喲原藝坊
98年6月5日,為期二個月的訓練活動於今日驗收,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
學員們非常用心學習,投注極大心力的成果作品在此展示,
透過這些作品可以增進大家對於植物染的認識,
活動中的染料是以在地植物做成,天然製品,非化學色素,
經過繁複的思考設計,能讓植物染的圖案變得生動細膩,
布農族的百步蛇等圖騰亦能染印於布上,
製作拼布包的過程中,我們期許學員往後能將原住民織布應用其上,
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文化的瑰寶~讓原住民文化成為台灣之光。
(相片很多,以下是挑選最具代表性之相片)
協會理事長--平玉雲(布農族)主持開幕 布農族百步蛇圖騰
人形圖設計 圖騰應用一
圖騰應用二 植物染拼布包
拼布包 原住民織布之拼布包
拼布包展示 理事長的作品
99年4月25日,應簡慶文老師之邀約,
參加位於南投縣國姓鄉猴洞坑舉辦之生態旅遊活動,
應邀成員:顧問 蕭仕榮老師及其妻、
文王大飯店副總經理 陳海楠及其妻
協會執行秘書 王金鑾老師、
行政人員陳珈蓉及行銷企劃林俞辰(我)
簡老師是協會的顧問群之一,具備豐富的觀光旅遊導覽知能,
也是倡導生態保育的森林保護者及志工,
簡老師於活動中擔任現場的司儀及植物導覽員,
活動當天約有八十人報名參加,午餐是原住民風味餐,
因為太美味,來不及拍照就被大家橫掃一空,
下午漆器項鍊製作,太過專注製作卻忘了留下相片,
所幸主辦單位有全程專業拍照。
在此以一個活動參加者的角度拍攝猴洞坑的美麗景緻供大家欣賞,
兩百萬畫素的手機照相難免有所缺憾,
現場的美景就等大家親身體驗囉~
活動會場 沿途美景一
沿途美景二 沿途美景三
沿途美景四 沿途美景五
沿途美景六 沿途美景七
沿途美景八 毬蘭(下半圓綴滿可愛小花)
蒼勁有力的支幹 姑婆芋熟透的果實
沿途美景九 在林木圍繞中的植物解說
祖孫情顯得更為美麗動人
為我們解說的簡慶文老師(左二) 為我們解說植物的邱金章老師
同時也是植物攝影者
98年6月5日在南投縣仁愛鄉辦理「原住民植物染拼布班成果展」,
為期兩個月的受訓成果展現,更受到當地記者媒體採訪報導關注,
植物染不限於一般的渲染,亦能做出原住民圖騰等特別圖案,
將原住民織布技術配合拼布技巧重新設計,
將精緻的原住民文化融入並貼近日常生活。
期許大家給原住民一份支持的力量,
為世界及台灣保留這份特殊的原住民文化。
我們是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
歡迎光臨我們的賣場!
Logo中的繡眼畫眉是泰雅族的聖鳥sisily。
我們提供書籍、手工藝配件類周邊商品等,
商品種類款式繁多,陸續上架中!
921之後,實踐大學推廣部一直往返於部落並深入部落,
對部落熟悉,故了解他們的實質需求,
因而在台中實踐推廣部解散兩年後,應部落原住民的請求,
成立以泰雅族聖鳥 sisily 命名的鵗力灣協會,以服務作為首要標的。
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
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 一 條 本會名稱為社團法人台灣鵗力灣協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 二 條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宗旨如下:發揚並保存中華傳統文化,提昇優質生活且能永續為宗旨。
第 三 條 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
第 四 條 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 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
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函報主管機關核備。
第 五 條 本會之任務如下:
一、發揚中國固有傳統文化,如藍染、陶藝、漆器、國畫、書法、編織、傳統美食。
二、協助中高齡生涯規劃及辦理社區大學暨(部落學校)
三、協助單親家庭弱勢族群及外籍新娘學習多項專長及技能和語言的溝通。
四、協助偏遠地區原住民技能教育及專長訓練並輔導在地就業與創業。
五、辦理身心障礙技能教育及專長訓練。
六、協助政府推行政令及文化機構舉辦各項活動適宜聯繫婦幼團體,促進資訊的交流。
七、藝術品創作推廣及協助會員辦理作品展覽。
八、承辦全國各社區職訓教育暨就業輔導。
九、配合相關團體推廣社區美化及社區總體營造。
十、協助中輟生、青少年課後輔導及辦理寒暑期鄉土文化巡禮及外語教學等各項事宜。
十一、推動各社區策略聯盟、環境改善、振興地方休閒產業、規劃自然生態旅遊等相關事宜。
十二、辦理有關學術、文化之展覽、創作、調查、研究、研討會、演出或影音紀錄等活動。
十三、辦理參訪各地區及社團為主要目的之活動。
十四、辦理有關文化、戲劇展演及推廣國內音樂、舞蹈、戲曲及與國際接軌之相關等活動。
十五、辦理有關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合作之各項活動。
十六、辦理有關 產業文化、傳統美食、農特產品之企劃、開發及行銷之相關計畫。
十七、運用網路科技或其他傳播媒體提昇國內教學普及化之活動。
十八、運用數位網路及科技發揚優美的中華文化;及原住民文化。
十九、育成與國內團體任務功能、營運管理能力及其他創新之計畫。
二十、其他與國內公共事務相關事項等。